技術文章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射頻工程師有哪些工作?如何學好射頻技術?
射頻工程師有哪些工作?如何學好射頻技術?
更新時間:2021-10-18   點擊次數:1230次

 

經常有網友在網絡上問,一個(ge) 射頻工程師應具備哪些知識,怎樣才能把射頻工作做好。有一個(ge) 關(guan) 於(yu) 這個(ge) 問題的討論貼都跟貼了幾十條,看來這是一個(ge) 普遍的問題。那麽(me) 怎樣才能把射頻工作做好呢?作為(wei) 一名射頻工程師又必須*哪些技能呢?

 

可以說沒有一個(ge) 人敢說這樣或者那樣就一定可以學好射頻,做好射頻;很簡單,如果你的大學老師,你的導師這樣的專(zhuan) 業(ye) 理論教師都沒讓你感覺對學射頻技術有所收獲的話,那麽(me) 很難說其它人就能讓你知道怎麽(me) 學習(xi) 射頻技術。

 

我本身的專(zhuan) 業(ye) 不是學微波技術的,從(cong) 事 RF 電路設計工作不到七年,可以說當初對如何學習(xi) 射頻技術根本就是沒有方向的。如何學習(xi) RF 技術,以前和現在都是我非常頭腦的問題。那如何學好射頻呢?我想必須從(cong) 射頻工作的具體(ti) 內(nei) 容說起。

 

 

射頻工程師的具體(ti) 工作內(nei) 容

現在人力資源領域把有關(guan) 微波和射頻技術方麵的工程師分為(wei) 幾個(ge) 名稱,一般可以從(cong) 名稱看出其需要的射頻工程師的工作內(nei) 容。比如,如果一個(ge) 職位是“微波工程師”或“射頻工程師”,而這個(ge) 公司是做通信設備的,那麽(me) 其工作內(nei) 容應該是小信號的低噪聲放大器、頻率合成器、混頻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等單元電路和電路係統的設計工作;如果一個(ge) 職位是“射頻工程師”,而這個(ge) 公司是做 RFID 的,那麽(me) 要不就是做微帶天線和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頻率合成器的設計工作(900MHz 以上的高頻段),就是僅(jin) 僅(jin) 做電場天線和功率放大器的設計工作(30MHz 以下頻段);其它如手機企業(ye) ,都是專(zhuan) 向的“手機射頻工程師”等。

 

那麽(me) 這些射頻工程師的具體(ti) 工作內(nei) 容有哪些呢?無外乎以下內(nei) 容:

1. 電路係統分析,有些通信設備公司的項目中,射頻工程師需要負責對整個(ge) RF 係統的電路進行係統分析,指導係統設計指標、分配單元模塊指標、規範 EMC 設計原則、提出配附件功能和性能要求等等。

 

2. 電路原理設計,包括框圖設計和電路設計,這是射頻工程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這也是由係統設計延伸而來的,如何實現係統設計的目標,就是電路原理設計的目的,它也是器件選型評估的“前因”,因為(wei) 設計電路的過程也是一個(ge) 器件選型的過程。

 

3. 器件選型與(yu) 評估,要實現電路的指標要求,選擇合適的器件是*的,這個(ge) 過程其實與(yu) 電路原理設計是同時進行的。如何選擇相應的器件,相比較而言同類型器件中哪一個(ge) 更合適我們(men) 的產(chan) 品設計?成本、性能、工藝要求、封裝、供應商質量、貨期等等,更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4. 軟件仿真,不管是 ADS,MWO,Ansoft 還是 CST、HFSS,反正你總得會(hui) 一到兩(liang) 個(ge) 仿真軟件的使用吧。仿真軟件不能讓你的設計達到百分的準確度,但總不會(hui) 讓你的設計偏離基本方向,起碼它們(men) 在定性的仿真方麵是準確的。所以一定要學會(hui) 使用一至兩(liang) 種或更多種仿真軟件,它的基本作用就是讓你能夠定性的分析你的設計,誤差總是有的,但是它能增強你的信心。

 

5. PCB LAYOUT,原理就好比理論基礎,一萬(wan) 個(ge) 應用可以隻依據一個(ge) 理論,幾個(ge) 產(chan) 品也有可能隻有一個(ge) 原理圖,隻要它的布線不一樣,好比手機,同一個(ge) 手機方案很多公司都拿來設計,原理圖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公司布出來的 PCB 板不一樣,一個(ge) 是外型不一樣,一個(ge) 是性能也有差異。性能的差異,其實就是 PCB LAYOUT 的差異。符合要求的 PCB,其布局與(yu) 布線兼顧性能、外觀、工藝、EMC 等方麵。所以,PCB LAYOUT 也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技能。

 

6. 調試分析,這個(ge) 調試和生產(chan) 調試不一樣。生產(chan) 調試是指令性的,研發產(chan) 品的調試的重點在於(yu) 發現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調試是一個(ge) 總結和積累經驗的過程,不是說通過調試來積累調試經驗,而是通過調試來積累設計經驗;很多問題可能在設計時沒有被發現,那麽(me) 通過調試發現以後,就知道以後在設計時如何規避這些問題,如何改善這些問題。調試也是一個(ge) 實踐理論的有效途徑,我們(men) 可以通過調試過程來定性理解理論知識。

 

7. 測試,其實測試是為(wei) 調試服務的,調試是為(wei) 設計服務的(設計是為(wei) 市場服務的)。射頻工程師必須熟練使用各種射頻測試儀(yi) 器,不管是頻譜分析儀(yi) 、網絡分析儀(yi) 、信號源、示波器、功率計、噪聲係數測試儀(yi) 、綜合測試儀(yi) 等等。不會(hui) 測試就很難有效調試,不能發現問題如何得到提高呢?所以不要輕視測試技術,其實放眼國外 RF 企業(ye) ,真正的高手都是從(cong) 設計轉到了測試技術,中間的原因值得我們(men) 思考。

 

8. 如果可以,請你多親(qin) 力親(qin) 為(wei) ,多做些基層工作,能自己焊的就自己焊接吧,你不可能調試的時候找人在你邊上呆著給你換電容又換電感吧?所以,不要眼高手低瞧不起焊接的,有本事的自己焊接吧。

 

 

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學習(xi) 射頻

那知道你的工作職責之後,我們(men) 應該如何在工作和實踐中進一步學習(xi) 它呢?現實工作中有很多案例,不是我們(men) 通過多少多少的積分微積分方程就可以輕鬆解決(jue) 的。這不是說微波方程在實際工作毫無意義(yi) ,而是說的很多人重複的那一點,“理論要靠實踐來檢驗”。

 

很多朋友都希望畢業(ye) 後馬上進入一個(ge) 好的公司,好的部門工作,想搞技術的d一選研究所,選到好公司的,想進公司中央研究部門,進到差一點的公司的也想起碼得進一個(ge) 開發部門工作;進了研究開發部門不要緊,很多朋友更想一來就隻做“研究”性的工作,一天到晚呆在電腦前麵,上上網,找找資料,要不就是畫兩(liang) 個(ge) 原理圖讓 LAYOUT 工程師去畫板,閑時寫(xie) 兩(liang) 篇文章發表一下。其實,這一開始就進入了一個(ge) 誤區。這也就是為(wei) 什麽(me) 有很多有多年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走出一個(ge) 公司後才發現自己知道的很少,或者在別人看來*是技術混混的原因。為(wei) 什麽(me) ,他們(men) 忘了,技術的根本在於(yu) 實踐。所以,做技術工作的,不要輕視成天呆在實驗室的技術人員,不要以為(wei) 自己呆在電腦前麵就比呆在儀(yi) 器前麵的同事高一等。其實,從(cong) 根本上講,他們(men) 才是真正的技術人員,他們(men) 能夠在實踐中體(ti) 會(hui) 理論知識。

 

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學習(xi) 射頻技術呢?要注意,腳踏實際,謙虛一點,姿態低一點,動手多一點;切忌電腦一族,切忌技浮於(yu) 事。這是態度方麵的。

 

對於(yu) 剛進入射頻領域的工程師,首先應該是一個(ge) 實驗室的技術員,這就是謙虛一點,姿態低一點;不管是別人設計的產(chan) 品還是自己設計的產(chan) 品,一定要每個(ge) 電阻電容電感都知道它的作用,每一根走線的意義(yi) 都要清楚,要知道為(wei) 什麽(me) 要用它為(wei) 什麽(me) 要這麽(me) 走線,不要技浮於(yu) 事,不要談什麽(me) 經驗之談,要腳踏實際;不是說經驗是錯誤的,而是如果你真正的想取得進步,就要明白如果用經驗解釋一切不解,你根本就不會(hui) 有進步。動手多一點,能夠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不動手何談實踐呢?

 

如果有了上麵的態度,學習(xi) 起來才會(hui) 事半功倍。態度好了,下一步要注意的就是方法問題。

 

很多人工作態度很好,成天整在實驗室,成天看書(shu) ,可也未見他有大的進步,這一類朋友是為(wei) 什麽(me) 會(hui) 出現這種情況呢?方法,方法問題。那學習(xi) 射頻的方法有哪些呢?

 

1. 不求甚解。一聽這話,很多朋友不高興(xing) 了,學一個(ge) 東(dong) 西就是要把它搞懂,你為(wei) 什麽(me) 要我不求甚解呢?當然,如果你真的天賦異稟,天資過人,對射頻的東(dong) 西對微波方程對電磁場電磁波是一聽就懂,一看就知道答案,那不求甚解當然不適合你(也許你早就是射頻方麵的大師了)。如果我們(men) 都是普通的人,那麽(me) 不求甚解在我看來,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為(wei) 什麽(me) 呢?我先來解釋我說的“不求甚解”是什麽(me) 意思。首先,不求甚解是遇到自己一時不明白的地方就跳過去,不要鑽死胡同。世界上真的有很多鑽進一個(ge) 牛角鑽出點科學家來的,如果你不想成為(wei) 一個(ge) 戴著 1000 度近視眼鏡的老學究,如果你想成為(wei) 一個(ge) 實際的工程師的話,我建議你不求甚解,遇到自己一時不明白的地方就跳過去,不要鑽死胡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看的內(nei) 容會(hui) 越來越多,接觸的麵會(hui) 越來越廣,好比看一本書(shu) ,d一節的問題你看不懂,你如果一定要求解的話,你鑽呀鑽,也許一年你也隻看了d一節,而那個(ge) 問題依然不懂;而如果d一節有問題你不懂,問人也不得其所的話,放下來,看第二節,這樣你看了兩(liang) 節內(nei) 容,而不懂的隻有一個(ge) 問題,而且大多數時候,當你到後來的章節中你多半會(hui) 解開前麵不解的內(nei) 容。所以,不求甚解的要求,說白了,就是別太鑽了,要以量取勝(經驗?),嗬嗬。

 

2. 實驗室啊實驗室。這不是什麽(me) 口號,而是真正的感歎。沒聽說過哪個(ge) 不進實驗室的人能學好微波、射頻的。為(wei) 什麽(me) 要進實驗室,不是要你去做一般的指令性的實驗工作,而是要你做些研發性的實驗。什麽(me) 叫研發性的實驗?首先,測試不叫做實驗,如果不測試也不叫實驗。研發實驗是要按計劃對不同的設計方法和結果進行驗證,測試是其手段(所以要懂儀(yi) 器啊)。很多人也進實驗室,可是他們(men) 每天就是把同一個(ge) 產(chan) 品測試一百遍,也不總結,也不分析,所以他們(men) 不進步也可以理解。比如一個(ge) 天線匹配電路,你可以通過不同匹配方式測試分析它對於(yu) 總輻射功率,對總全向接收靈敏度的不同影響分析出來,你也就知道以後怎麽(me) 樣的天線,相對比較合適的匹配形式是什麽(me) 樣的,而不必要去一個(ge) 一個(ge) 試了。

 

3. 工作筆記,可能現在很少人會(hui) 做工作筆記了,反正我以前是很喜歡做工作筆記的。就是同一個(ge) 現象和結論出現一萬(wan) 遍,如果你不做記錄,你也很難說你就變成了自己的。寫(xie) 寫(xie) 就可以變成自己的嗎?是的,我肯定的說是的,它就變成了你自己的,起碼什麽(me) 時候你需要證據了你可以拿出來說明,什麽(me) 時候你不知道怎麽(me) 證明一個(ge) 現象了,你可以拿起它來證明。工作筆記怎麽(me) 做?它可不是像記流水賬一樣的記日記,一個(ge) 實用的工作筆記或者會(hui) 充當一個(ge) 數據記錄本,或者是公式和數據的對比記錄,或者是些測試方法的記錄,或者是不同設計方案的對比結果,或者你是對某些理論的理解總結,或者是你對某些案例的記錄,或者 ……. 反正很多或者,對了,要注意圖文並茂嗬。記得了,要記工作筆記啊,一定要。

 

4. 多問有經驗的同事或老師,同行是冤家,我問他們(men) ,他們(men) 一般不會(hui) 講嗬。沒關(guan) 係,軟的不行來硬的,激將法激他。這個(ge) 沒什麽(me) 好多說的,總之,同一個(ge) 問題每個(ge) 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多聽別人的觀點,也是快速進步的一種方法。具體(ti) 要怎麽(me) 高手開口,諸位多想想吧。

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

betway官网app

betway官网app

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上油鬆尚遊公館1821-1822

主營產(chan) 品:模擬製式信號發生器TG39BX(54200),DVB-T2數字信號發生器SFU(MSD5000A),CA-410(CA310)色彩分析儀(yi)

版權所有:betway官网app  備案號:  總訪問量:315892  站點地圖  技術支持: